4月21日晚上11:00,松原市红色联络员“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性修养”井冈山培训班的学员经长春到长沙,再由大巴车前往井冈山,一路风尘仆仆来到井冈山江宣干部培训中心。
在开班仪式上,培训班“领队”松原市委红色研究室综合科科长任平作开班动员,江西省委宣传部井冈山江宣干部培训中心主任黄解明对远道而来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仪式由松原市档案局综合法规科科员盖欣主持。
专题教学《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授课老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吴晓敏
专题教学《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
授课老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陈胜华
紧扣一个学习主题
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性修养
“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5.5.19)
“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修养,要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战略、战术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要有坚持党内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要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修养;要有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以及各种科学知识的修养等。”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节选)》 (1939.7)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2012.11.17)
党性是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
——习近平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2013.9)
追忆两年零四个月历史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记录着中国工农红军如何以星星之火燃起燎原之势。无数张黑白照片让人沉思,革命回忆历历在目。生锈的武器、破旧的红旗、发黄的笔记本、详细的作战图... 从领袖到士兵,从干部到群众,不怕流血牺牲,军民齐心协力,团结一心粉碎敌人围剿。
在老师的讲解下,一边参观当时毛主席办公的地方、住过的房间以及保留至今的原物“读书石”,感受红军老干部们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持革命的信念,一边深入了解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来到大井村时的故事。
黄洋界哨口,吟诵起毛主席《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踏访革命战斗遗迹,仿佛置身于当年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中,耳边萦绕着共产党人面对敌人围剿而发出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声声呐喊。
满怀激情走在3.2公里的挑粮羊肠小道,崎岖不平。虽轻装上阵,但人人汗流浃背,不禁唏嘘当年的朱德军长年过四十,坚持亲自挑粮的艰辛,在朱毛亲自带头下,红军靠着肩挑背驮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了井冈山,解决了给养问题。
访谈三位红军后代
倾听袁文才、王佐革命烈士后代的辛酸讲述,袁、王被党的左倾路线错杀后,各自家庭艰难困境,但靠着自身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曾志的孙子石金龙讲述了奶奶为了革命工作,舍小家为大家,坚持在革命斗争一线。
曾志的遗嘱字字句句让人心疼,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在为他人着想,不给亲人添麻烦,将有用的器官捐献,骨灰埋在井冈山的土地上,省吃俭用的钱全部捐献给国家。作为一名女红军战士、一位母亲、一名国家干部的她,一路走过来的艰辛,无不让学员泪流满面。
结班发言
学员感言:
在这几天,我们重温革命历史,瞻仰革命先烈,全身心融入到井冈山的红色文化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充分领悟学习了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和真谛。井冈山的山间小路,通往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八角楼的灯光,映照共产党人的奋斗征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用井冈山精神补思想之钙、聚笃行之力、尽为民之责,把革命优良传统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坚定信念,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充分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做一名优秀的组工干部。
(扶余市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隋广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