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要去井冈山的消息,激动的心,久久难以平静。
井冈山,不是风景最美的山,但从来没有一座山,在我们的心中如此美好。井冈山,不是海拔最高的山,但从来没有一座山,在我们的心中如此巍峨。
对井冈山的牵挂,源自年少时代的纯真印记——《八角楼上的灯光》《朱德的扁担》《井冈翠竹》。一篇篇载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的文章,让我们对井冈山充满景仰。
终于启程了。清晨,我们坐上南下的高铁,离开北京,在穿越大半个中国后,傍晚即到了井冈山腹地——茨坪。
春天的井冈山,青山苍翠,万木葱茏,山间、树丛、溪边,一朵朵怒放的杜鹃花,绚烂缤纷。
在井冈山的4天时间里,我们怀着朝圣的心、还愿的心,瞻仰英雄的遗迹,理解先辈的悲喜,倾听历史的回声。
01
“八角楼上的灯光”
茅坪,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也是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指挥中心。
红军后方留守处、医院、被服厂等,也设立在这里。
一座座旧址中,“茅坪毛泽东同志旧居”最受关注。
这是一座砖石砌成的院落,四周是成片的竹林。
排了好久的队,我们终于进入旧居内部,空间逼仄,光线昏暗。在正屋的后面,有一个小阁楼。
穿过窄木梯,我们来到阁楼上。这里只有两个小房间:外间起居,里间是卧室——这就是毛主席当年生活过的地方。
卧室是当地传统民居,房顶上是八角形的天窗——八角楼由此得名。
过去梦想了多少遍的八角楼,第一次立体地呈现在眼前。
靠墙的窗户边上,摆放着一张书桌,桌上摆着造型古朴的一盏黑色油灯。
看到这盏灯,记忆瞬间奔涌——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
“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察觉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小小油灯,灯光微弱,但它能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中国革命胜利前行的道路。
这油灯,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卓绝、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见证。
几十年来,一批批共产党人来到这里,在油灯前驻足沉思。
站在油灯前,我们再次重温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02
“朱德的扁担”
春雨濛濛,大雾茫茫。
大巴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把我们带到了著名的“黄洋界哨口”。
黄洋界,是拱卫井冈山根据地的五大哨口之一,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91年前,就是在这里,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与数倍之敌激战一整天,打退敌人一次次进攻,特别是借助唯一一发打出去的迫击炮弹的威力,将敌人击溃。
哨口下方,就是著名的“挑粮小道”。
1928年冬天,为了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解决根据地军民的吃粮问题, 大批红军挑粮上山,成了当时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挑粮小道连接的是宁冈的茅坪和茨坪,足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十分难走。战士们早上下山,晚上上山,肩挑背驮,在较短时间将30万斤粮食运上井冈山,创造了奇迹。
这天的我们,身着红军服,头戴斗笠,腰扎皮带,手持竹竿,沿陡峭、狭窄的山路下行,重走挑粮小道。
雨越下越大,人们只好把雨披穿在身上。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原计划要走7公里的山路,最后只走了一小段,就折返上山。
短短的一段路,没有负重的我们,竟然走得气喘吁吁,腿脚发软。
课本里《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一担稻谷,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战士们“担心他累坏身体”,就“悄悄地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
“没想到,第二天,朱军长找来了毛竹,亲自动手削了一根新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了八个醒目的大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从此他的扁担再也没有人藏了。”
在井冈山,我们不断从书上、纪录片中、陈列室里,看到、听到“朱德的扁担”的故事。这个小故事,在井冈山久久传颂。
“挑粮小道上的挥汗如雨,胜过教科书上的千言万语。”走过挑粮小道,我们切身体验到了挑粮的艰难,感悟到了扁担的份量。
是的,朱德的扁担,挑来了军粮,也挑来了官兵一致、干部带头的优良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03
“井冈翠竹”
井冈山上,翠绿的竹林一片片、一丛丛,挺拔苍劲,焕发出勃勃生机。
“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翠竹》里这样写道。
“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和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呢?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
在小井红军烈士墓,我们向长眠的先烈默哀、致敬。
1929年1月29日,一股敌军偷袭了小井红军医院,被包围的130多名重伤病员和医护人员拿起板凳、拐杖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后全部牺牲在小溪边的稻田里,最小的年仅14岁。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讲解员介绍,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目前知道姓名的有15744位,没留下姓名的,有3万多人。
有这样一个数字,让我们感到无比沉重和压抑——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平均每天有60多人壮烈牺牲。
英雄的井冈山人民,像井冈翠竹一样,坚忍不拔,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行走在百里井冈,竹林茂密,有的修直挺拔,有的密密麻麻。春风过处,竹叶飒飒,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今天,井冈山的竹子,成了致富的竹子。
茅坪乡神山村,这个曾是典型的“边”“远”“穷”的小山村,近年来通过政府帮扶,精准脱贫,村民们靠着发展竹制品精加工产业和旅游产业等,走上了致富路。
“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这是《井冈翠竹》赋予井冈翠竹的“精神特质”。
无论岁月流转,井冈翠竹始终生生不息,如同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牢记使命,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