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首页 > 学员园地 > 中心课堂
红色根据地
2017年04月09日 | 点击数:8109


1、革命根据地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著名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地方的一些武装起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从1927年到1934年,党先后创建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是1927年10月由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开创的。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两军会合后,组成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随后改称中国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红四军军委书记。5月,湘赣边界召开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毛泽东任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会后,成立了袁文才为主席的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毛泽东任特委书记后,由陈毅担任红四军军委书记。10月,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后,谭震林任边界特委书记。11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重新组织党的前委(此前,前委于3月被取消),毛泽东任书记。同月,红四军第六次党代表大会后,朱德任军委书记。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会剿”,根据地得到扩大,全盛时期包括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全县,吉安、安福两县一小部,遂川县北部和酃县东南部。同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到达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留下红五军和红四军三十二团,坚持井冈山的斗争。  
    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位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由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合成。1927年10月至1928年3月,赖经邦、李文林、古柏等领导了赣西南地区武装起义,开创了东固、桥头等革命根据地。1928年3月和6月,郭滴人、邓子恢、朱积垒、张鼎丞等领导了闽西地区武装起义,建立了红军游击队。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到达赣南、闽西,在上述起义和根据地的基础上,先后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1931年1月,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周恩来任书记。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后,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联成一片,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主席,项英、张国焘任副主席。同时,组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叶剑英、刘伯承先后任总参谋长。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一万七千余人,在赵博生、董振堂率领下,于江西宁都起义,加入工农红军,编为红五军团,季振同任总指挥,肖劲光任政委。根据地最大时辖有21个县城,250万人口。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任命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任命周恩来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长征前红军发展到六个军团,共10余万人。1933年1月初,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由上海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一方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军事“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留下的一小部分红军在项英、陈毅、贺昌、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领导下坚持了艰苦的游击战争。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湖北两省西部边界地区。1928年初,贺龙、周逸群到湘鄂西,在1927年9月段德昌、段玉林等领导当地农民起义的基础上,发动荆江两岸的年关暴动和湘鄂边起义,先后开辟了湘鄂边和洪湖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红四军(以后改称第二军)和红六军。1930年7月,两块根据地发展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二军(军长贺龙兼,政委朱勉之)和红六军(军长邝继勋,政委段德昌)合编为红二军团,总指挥贺龙,政治委员周逸群。到1932年夏,湘鄂西根据地发展到包括20多个县的地区,红军和地方武装约3万余人。1932年秋,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三军未能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退出洪湖根据地,在湘鄂川边流动游击。1934年6月由湘鄂边转至黔东地区,创建了黔东革命根据地。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位于广东省的东江地区。1927年10月,中共东江特委领导广东海丰、陆丰等地农民,在南昌起义部队余部编成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长董朗,党代表颜昌颐)的配合下,继4月、9月两次起义之后,再次举行起义,占领了海丰、陆丰及其附近地区。不久,彭湃回到海陆丰,任东江特委书记,领导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红军。1928年1月,广州起义部队余部编成的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师长叶镛,党代表袁国平)进入海陆丰,加强了海陆丰的革命力量。到1928年4月,根据地在优势敌人的进攻下失败。部分红军转到附近山区,坚持游击战争。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的大别山区,全盛时期包括有20余县的地区,拥有约350万人口,红军达四万五千余人。1927年11月,潘忠汝、吴光浩、戴克敏等领导了湖北黄(安)麻(城)地区的农民起义,开辟了鄂豫边根据地;1929年5月,徐子清、肖方、周维炯、徐其虚等领导了河南商(城)南部地区的农民、士兵起义,开辟了豫东南根据地;1929年11月,舒传贤、周娟之、余道江等领导了安徽六(安)霍(山)农民、士兵起义,开辟了皖西根据地。他们各建立了一个师的红军。1930年4月,成立了中共鄂豫皖边特委,郭述申任书记;同时成立了工农红军第一军,许继慎任军长,曹大骏任政委兼前委书记;6月,成立了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甘元景为主席,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1930年11月,鄂豫皖边特委改组,曾中生任书记。1931年1月,红一军与蔡申熙、陈奇领导的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邝继勋任军长,余笃山任政委。1931年5月,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张国焘任书记兼军委书记。1931年11月,成立红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1932年1月,成立中共鄂豫皖省委,沈泽民任书记。由于张国焘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政策,红四方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1932年10月,主力撤出根据地,向西转移,留下的红军重组红二十五军,在吴焕先、徐海东、王平章等领导下继续坚持斗争。1934年6月,中央派程子华来鄂豫皖根据地,担任军事领导工作。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转移北上后,留下的部分武装重建红二十八军,在高敬亭等领导下,坚持游击战争。
    琼崖革命根据地 
    琼崖革命根据地位于广东省的海南岛。1927年10月,中共琼崖(即海南岛)特委杨善集、王文明等领导安定、琼山、万宁、乐会(今属琼海)等地农民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和琼崖革命根据地。1928年春,工农革命军改编为工农红军,成立琼崖工农红军司令部,冯平任总司令。同年7月,琼崖苏维埃政府成立,王文明任主席。同年8月,撤销红军司令部,成立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梁秉枢任师长,黄学增任政委。1929年7月,特委领导机关被破坏,8月,成立中共琼崖临时特委(不久正式成立特委),冯白驹任书记。1930年以后,琼崖根据地有了较大发展。1932年秋,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影响,红军遭受挫折,根据地大部丧失。1932年冬后,留下的少数人由冯自驹等领导在山区坚持斗争。1936年春,成立琼崖工农红军游击大队,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位于福建、浙江、江西三省边界地区。全盛时期包括横峰、弋阳、崇安、开化等20余县的地区,拥有约100万人口,红军发展到万余人。1928年1月,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了江西横峰、弋阳农民起义,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同年10月,福建崇安等地党组织领导农民起义,创建了闽北革命根据地。1929年底,中共赣东北特委成立,唐在刚任书记。1930年7月,闽北党组织划归赣东北特委领导,同时成立了工农红军第十军,周建屏任军长,胡庭铨任代政委,不久邵式平任政委兼前委书记。1930年11月,成立赣东北省委,唐在刚任书记;同时成立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方志敏任主席。1932年底,赣东北根据地扩大到闽浙赣三省。1934年11月,红十军同寻淮洲、乐少华率领的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合编为红十军团,刘畴西任军团长,乐少华任政委,同时成立了军政委员会,方志敏任主席,继续担任抗日先遣队的任务。先遣队在转移中因遭优势敌人围攻而失败,余部突围到浙南地区,在粟裕、刘英等领导下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界地区,包括湖南的平江、浏阳,湖北的大冶、阳新,江西的万载、修水、铜鼓等20余县的地区。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在当地党组织和游击队的配合下,发动平江起义,建立了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彭德怀,党代表滕代远),开辟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1928年10月,中共湘鄂赣特委成立,滕代远任书记。1928年11月,红五军主力向井冈山转移后,重组特委,王首道任湘鄂赣边境特委书记,黄公略任中国工农红军湘鄂赣边支队支队长,坚持湘鄂赣地区的斗争。1929年7月、1930年3月,彭德怀、滕代远先后两次率红五军返回湘鄂赣根据地,开展斗争。1930年6月,红五军(军长邓萍,政委张纯清)和红八军(军长何长工,政委邓乾元)组成红三军团,彭德怀任前委书记兼总指挥,滕代远任政委。7月,由湘鄂赣边独立师扩编的红十六军(军长孔荷宠,政委李楚屏),编入红三军团。8月,红三军团主力与红一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9月,红一方面军主力转移后,红十六军同地方武装继续坚持湘鄂赣地区的斗争。1931年7月,成立中共湘鄂赣省委,李宗白任书记。9月,建立了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赖汝樵任主席。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在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斗争中部队损失很大,1934年秋以后,少数部队在陈寿昌、徐彦刚、傅秋涛等领导下,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湘赣革命根据地 
    湘赣革命根据地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位于赣江以西,袁水流域以南,大庾以北,攸县、酃县以东地区。自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留守井冈山的红军,与敌人进行了英勇艰苦的斗争。在冲破敌人的重兵包围后,红五军大部转移到赣南,井冈山曾一度被敌人占领。1929年5月,彭德怀、腾代远率红五军重返井冈山,湘赣根据地得到恢复和进一步发展。1930年,以江西永新为中心的湘赣根据地10余县革命政权先后建立。1931年8月,成立了中共湘赣临时省委(不久,正式成立省委)和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王首道任省委书记,袁德生任省苏维埃政府主席。1933年6月,省委书记改由任弼时担任。同月,湘赣根据地的红十七师与湘鄂赣根据地的红十八师合编,初建为红六军团。1934年8月,红六军团突围转移,进至湘南桂东地区时,正式宣布成立军团领导机构,由任弼石、肖克、王震组成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任弼石任军政委员会主席,肖克任军团长,王震任政委。留下的地方武装在谭余保等领导下继续坚持湘赣地区的游击战争。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位于广西西部左江、右江和洪水河流域的大部地区。左江革命根据地包括龙州、宁明、左县、崇善等县;右江革命根据地以百色为中心,包括恩隆、奉议、思林、果德、东兰、凤山、隆安、向都、镇结等县。1929年十2月,邓小乎、张云逸、韦拔群、雷经天等领导百色起义,成立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长张云逸,政委邓小平,建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雷经天任主席。次年2月,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又领导龙州起义,成立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长俞作豫,政委邓小平,建立了左江革命委员会,王逸任主席。之后,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部成立,李明瑞任总指挥,邓小平任总政治委员。不久,在优势敌人进攻下,左江根据地丧失,红八军余部转移至右江编入红七军。1930年10月,红七军奉命北上,于1931年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编入红一方面军。红七军离开根据地后,由韦拔群、陈洪涛等率领一部分武装,坚持右江地区的斗争。1932年冬,根据地完全丧失。  
    川陕革命根据地 
    川陕革命根据地位于四川、陕西边界地区,是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自鄂豫皖根据地转移至川北后,在川陕边党组织和王维舟等率领的川东游击队配合下创建的。它以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最盛时的范围包括有20多个县政权,约600万人口。红四方面军扩大到5个军,约8万余人。1933年2月,成立了袁克服任书记的中共川陕省委和熊国炳任主席的川陕省苏维埃政府。6月,成立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张国焘,副主席陈昌浩、徐向前,参谋长曾中生。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留下的红军独立师在刘子才等领导下坚持游击战争。  
    陕甘革命根据地 
    陕甘革命根据地位于陕西北部和陕西、甘肃边界地区。1927年10月和1928年4、5月间,唐澍、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清涧、渭南、华县等地农民、士兵起义,打出了红旗。1931年10月,晋西游击队转战到陕北,同刘志丹等领导的南梁游击队会合。1932年至1934年间,在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下,先后开辟了陕甘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师长王泰吉,政委高岗)和红二十七军八十四师(师长杨棋,政委张达志)。1934年11月,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成立,习仲勋任主席;1935年1月,陕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刘志丹任主席(后为马明方)。1935年2月,成立了惠子俊任书记的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同时,成立了以谢子长、刘志丹为首的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了对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领导。7月粉碎了陕、甘、宁、晋四省敌人“围剿”后,陕甘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联成一片。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与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合,组成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刘志丹任副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这时,根据地发展到近20个县的地区,人口90多万,主力红军和游击队发展到六、七千人。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和二、四方面军长征的落脚点。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四省边界地区,以湖南的永顺、桑植和大庸为中心。它是1934年6月由湘鄂边转移至黔东地区的红三军和1934年10月自湘赣革命根据地转移来的红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统一领导下创建的。同年11月,中共湘鄂川黔边省委和革命委员会成立,任弼时任省委书记,贺龙任革命委员会主席。红二军团(红三军改称)和红六军团在创建根据地的斗争中,发展到1万7千多人。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全部撤出湘鄂川黔根据地,开始长征。 
    除以上主要根据地外,中国共产党还先后创建过东江革命根据地、江苏的南通、如(皋)、泰(兴)游击根据地和鄂豫陕游击根据地等。

2、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主要抗日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指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建立的反抗日本占领军的统治而建立的根据地。在中国,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军事、政治组织。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指导中心,陕甘宁边区也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包括北岳、冀中、冀热辽三区,下辖108个县,人口约2500万。在聂荣臻率领下,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抗战八年,粉碎日军多次“扫荡”,与日伪军作战3.2万余次,毙伤日伪军35万余人。 
    晋绥抗日根据地: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绥远(今并入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广大地区。下辖46个县,320万人口。由贺龙、关向应领导创建,后又与当地武装相结合,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自1937年至1944年春,根据地军民和日伪军作战10100多次,毙伤日伪军10万余人。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包括太行、太岳、冀鲁豫、冀南四个区,下辖177个县,2500余万人。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129师于1937年10月创立。至1944年春,和日伪军作战3万余次,毙伤日伪军19万余人。 
    山东抗日根据地:包括渤海、鲁中、鲁南、胶东、滨海五区,还有河北、江苏各一部分,下辖96个县,1350万人口。1937年冬至1938年,共产党先后建立鲁南、胶东、清河根据地。1939年3月,罗荣桓率八路军115师主力进入鲁西,与之会合。从1937年至1944年,粉碎日军多次“扫荡”,和日伪军作战1.9万余次,毙伤日伪军15万余人。 
    华中抗日根据地:包括江苏绝大部分,安徽、湖北、河南、浙江和湖南的一部分。1938年4月,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5月和7月,陈毅和张鼎丞分别率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挺进江南,创建苏南根据地。8月,谭震林率新四军第三支队进入皖南,开辟豫皖苏根据地;6月,罗炳辉率新四军第五支队挺进皖东,建立皖东根据地;年底,新四军一部在八路军配合下,开辟皖东北和淮海区。自1938年至1944年春,和日伪作战17500余次,毙伤日伪军24万余人。 
    华南抗日根据地:包括东江、琼崖抗日根据地。1938年日军侵占广州后,原在东江一带的红军游击队,在曾生等领导下,组成抗日游击队,建立东江根据地。1939年2月,日军侵入海南岛,原在当地的红军游击队和海南岛人民,在冯白驹等领导下,建立琼崖根据地。两地都成立了抗日民主政权,粉碎敌人多次“扫荡”,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各抗日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由杨靖宇领导。“卢沟桥事变”后,抗日联军团结广大群众,进一步开展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武装斗争。他们以打击敌人后方和援助关内抗日为中心任务,破坏交通,使日本侵略军疲于奔命。后来,日军主力回师敌后,东北抗战转入极端困难时期。东北抗日联军被迫出没在大森林中。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和装备优势的日军坚持斗争,直到获得最后胜利。 
    苏北抗日根据地:包括淮(阴)海(州)、盐(城)阜(宁)两个地区,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它是联结华北八路军和南方新四军的重要枢纽,是华中敌后抗战最有利、最能发展的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苏中抗日根据地:位于江苏省中部,包括扬州、泰州、南通等地区,东临黄海,南至长江,与苏北、淮北、淮南、皖江等华中抗日根据地相连。皖南事变前统称苏北。1941年3月,苏中区党政领导机构成立,苏中抗日根据地开始形成。 
    苏浙皖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4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新四军发展华中敌后游击战争作了具体部署,要求新四军“在广德、苏州、镇江、南京、芜湖五区之间广大地区,创造根据地,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组织民众武装,发展新的游击队”,“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分渡江进入江北地区。” 
    淮北抗日根据地:位于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交界的广大地区,由豫皖苏、皖东北、邳睢铜3块根据地组成。它处于日寇占据的徐州、蚌埠、淮阴三大军事重镇之间,是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联系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淮南抗日根据地:由原皖东抗日根据地演变而来,它位于安徽省东部和江苏省西部,东起运河,西至淮南路、瓦埠湖,北抵淮河,南濒长江,津浦路纵贯其间。以津浦路为界,分路西、路东2个地区。 
    皖江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11月,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派李世农到皖中无为地区组建了中共皖中工作委员会,恢复和重建各地党组织,组织群众参加抗日团体,团结了一批爱国进步人士投入抗日民族解放斗争,推动了皖中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 
    浙东抗日根据地:浙东抗日根据地是皖南事变后由浦东南进的抗日武装、浙东地方党以及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派来的一大批干部,经过艰苦奋斗,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它包括四明、会稽、三北(指余姚、慈溪、镇海3县姚江以北地区)和浦东4个地区,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 
    河南抗日根据地:开辟河南新区,是抗日战争后期中共中央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经过八路军、新四军的共同努力,开辟了豫西,发展了豫南,扩大了豫东,恢复了豫皖苏边区根据地,打通了华北、华中与陕甘宁边区的联系,对于坚持全国抗战,控制中原战略要地,有着重要的意义。 
    鄂豫皖抗日根据地:鄂豫皖抗日根据地是1938年武汉陷落后逐步开辟的,习惯上称鄂豫皖湘赣抗日根据地或鄂豫边区,也称豫鄂边区、鄂豫皖边区、湘鄂豫皖边区。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鄂豫皖根据地发展到东起安徽宿松,西至湖北宜昌,北接河南舞阳,南到湖南洞庭湖的广大地区,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300万。 
    湘鄂抗日根据地:1938年日军侵占武汉后,中共鄂南特委成立,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地方党组织,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鄂南抗日游击区。1942年,新四军第五师第十四旅主力南渡长江,建立了以大幕山为中心的鄂南抗日根据地。后因国民党顽固派大举进攻鄂南根据地,部队除留一部坚持当地游击战争外,主力部队撤退鄂中,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在极端困难中坚持了抗日阵地。
    东江抗日根据地:地处珠江江口、广(州)九(龙)铁路两侧,包括东莞、惠阳、宝安、增城、博罗等县。这里面向大海,背靠广州,是日军进攻广州、侵犯华南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琼崖抗日根据地:1938年12月初,长期战斗在海南岛的琼崖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冯白驹、马白山分任正副大队长,下辖三个中队,队员300多人。1939年2月10日,日军数千人在海口一线登陆,国民党军撤退,海口、榆林沦陷。是日,独立队派一中队在敌东进必经之地潭口设伏,战斗从早晨持续到黄昏。潭口阻击战,揭开了琼崖抗战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