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人民网
1927年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划破了南昌城寂静的夜空。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中国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经过数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占领了南昌城。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它如一声春雷,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高高举起的火炬,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这是反映三湾改编的油画。
三湾,是江西永新县的一个小山村。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1927年9月29日到达这里。在进村的当晚,毛泽东在“泰和祥”杂货铺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部队现状及其解决的措施,决定对部队实行整顿和改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改编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
通过三湾改编,党的组织在部队形成了系统,党支部掌握了基层,党对军队领导的制度得以确立。由于加强了党的领导,旧式军队的习气和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得到改善,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凝聚力、战斗力空前提高。三湾改编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在人民军队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这是反映井冈山会师的油画。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由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和湘南农军组成的工农革命军,与毛泽东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组成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4月24日,毛泽东和朱德在江西宁冈砻市的龙江书院会面。从此,毛泽东和朱德的名字便紧紧联系在一起。
井冈山胜利会师大大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有重大意义。
这是反映古田会议的油画。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
古田会议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它所确定的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治上建军的原则,为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功实践奠定了基础。它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古田会议因此成为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是反映遵义会议的油画。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制定了红军今后的任务和战略方针,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增选了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是反映飞夺泸定桥的油画。
位于四川省泸定县的泸定桥扼川康要道,始建于1705年,其桥身由13根铁链铆固于大渡河两岸,铁索桥长100多米,宽约3米,距河面有30多米高,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1935年5月,红军突破安顺场以后,泸定桥成了两军战场争夺的焦点。红2师4团于5月29日赶到泸定桥。此刻,桥上木板已被拆除,只剩下13根铁索。红军22名勇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踩着摇晃的铁索成功冲到了对岸,一举占领泸定桥,从而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一页。
这是反映红军过草地的油画。
1935年8月,红军进入海拔3500米以上的水草地。草地纵横数百里,荒芜人烟,还有令人生畏的茫茫沼泽,一年四季气候恶劣。红军用坚强的意志挑战生命极限,成功地穿越了一望无际的水草地,成就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壮美篇章。
这是反映三大主力会师的油画。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历时两年的红军长征全部结束。会宁会师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革命力量的大汇合,是革命团结的象征,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是长征史上的不朽丰碑。
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转战14个省,冲破国民党军数十万兵力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险阻,忍受饥寒伤病的折磨,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终于完成了战略转移的艰巨任务。红军长征的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三大主力红军在西北会师,为开展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