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形成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湘赣边界军民创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在这块革命根据地进行的以军事斗争为主的革命斗争,堪称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影响所及何止当年。身为井冈山斗争亲历者,更是领导者、设计者的毛泽东和朱德,对这段充满血与火、诗共画的岁月,自是萦回脑际难以忘怀。戎马倥傯间(及事后多年)作诗赋词以记其人其事、其情其景和所思,便成了他们纪实抒怀的别一种方式。当然,这也使读者有幸从诗中去了解当年的斗争,以及当事者的情怀。
前奏
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江西一侧,方圆500里,境内层峦迭嶂、林木茂密,多有人迹罕至之地,是个屯兵游击的好去处。最早踏上这片土地的革命武装,是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那么,这是支怎样的部队呢?且看毛泽东作于 1927年的词《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该词(及下引三首词)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书中,正式发表时,作者将词中“修铜”改为“匡庐”,“便”改为“要”,“平浏”改为“潇湘”,“沉”改为“愁”。全词直白易懂,上半阕点明秋收起义军的名称、旗帜及行止,下半阕揭示秋收起义即暴动发生的原因、时间和声势。不过,正是这种近乎白描的笔法,向我们传导了在革命的危急关头,作者毅然决然主张以革命的武装反抗***************************的武装,并为这一斗争方略迅速化为实践而振奋而欢欣的心情。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背叛,转而向其合作者、支持者共产党人及工农群众痛下杀手,而功败垂成、毁于一旦。1927年8月1日,中共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几乎与此同时,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湘南运动大纲》,强调武装夺取政权、实行土地革命。8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提出:中国革命正转向一个新的前途——工农德谟克拉西独裁(即工农民主专政),土地革命将占最重要的过程。为此,秋暴大纲规定立即组织湘南特别委员会,由毛泽东任书记。在8月7日的中央紧急会议上,毛泽东又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8月9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决定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回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改组省委,领导秋收起义。此后,毛泽东即投入秋收起义的各项发动准备工作(其中重要一项是社会调查),担任了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统一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同时决定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都编入该师序列。工农革命军军旗图案,遂以工农常用劳动工具镰刀、斧头为标志。
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和师部在驻地修水县城宣布起义。次日,毛泽东在铜鼓宣布驻铜鼓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立即起义。按照湖南省委要求,起义部队分头进攻浏阳、平江而于长沙会师。然而这一行动目标接连受挫,无法实现。毛泽东为保存实力计,在9月19日召开的前委会上提出放弃进攻长沙的主张,决定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这一提议,最终得以战胜“进攻论”而通过,嗣后遂有三湾改编、落脚井冈山之壮举。
建构朱毛红军即红四军,并一同建设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还有朱德、陈毅历尽千辛万苦保存下来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南昌起义是反帝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的开端,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对此,朱德曾于1957年7月作诗《纪念八一》予以阐释:
南昌起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
革命大旗撑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
这首诗收入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79年2月出版的《十老诗选》书中。
会师
1928年4月24日前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在井冈山砻市跟毛泽东所部汇合。虽然此前两者都在寻找对方下落,并有联络,但彼此大手紧握、气息相通,还真是第一次。这一下,井冈山上多了朱部2000余人,随朱部上山的湘南农军8000余人,合共10000多人,比井冈山原有的1000多人多了八九倍。何况朱部又是以北伐劲旅叶挺独立团为基础形成的,有着很强战斗力,而且枪多、装备齐整。因之井冈山顿时如虎添翼,而朱部也有了落脚之地。两支红军部队会师,不仅大大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以及湘赣边界武装割据,也都有重大意义。
为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朱德曾赋诗道:
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在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这首诗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63年10月出版的《朱德诗选集》书中。诗的前两句,说的就是朱毛两军会师后合编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为红军主力部队之一,也是日后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先锋及主力。诗的后两句,揭示正确的领导形成于革命实践和斗争磨砺,红色政权靠红色武装开创和保卫。这不免使人想到围绕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而出现的马克思主义与“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令人痛心地招致边界“三月失陷”和“八月失败”。工农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离不开工农武装的坚强有力。诚如毛泽东所说:“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1957年7月,朱德又作《井冈山会师》七绝一首,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诗曰:
革命雄师会井冈,
集中力量更坚强。
红军领导提高后,
五破围攻固战场。
这首诗也收入《十老诗选》书中。全诗强调朱毛两军会师,对于加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的重大意义;而五次打破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剿” “会剿”,就是最好的证明。
“五破围攻”分别指:1928年2月中旬、4月中下旬、5月中旬和6月下旬,红军先后粉碎赣敌杨如轩和杨池生部对井冈山根据地的四次“进剿”,三占永新城。在粉碎赣敌第一次“进剿”后,湘南特委强令井冈山工农革命军离开根据地去支援湘南暴动,而使湘赣边界被敌占领一个多月,史称“三月失陷”。第五次“破围攻”是指这年8月下旬两个连的红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群众配合下,击退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二次“会剿”,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杨如轩时为国民党军第二十七师师长,曾和朱德在滇军同事。南昌起义前夕,朱德写信给他,晓以革命大义,劝他弃暗投明;起义军南下前夕,朱德又派人给他送去一信,约他同去广东。但他顾虑重重,终于没能走上革命道路。后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转战赣南,在崇义上堡整训时,为争取一个较安全的环境,又给就在湘南靠江西一侧驻防的杨如轩写去一信,希望杨“沓起眼皮”,把上犹借他练兵三个月,他保证“练一团人,就可以打败蒋介石”。杨如轩虽未正面作答,却也相安无事。50年后的1977年,杨如轩回忆起当年“进剿”红军连吃败仗,羞愧难当,不免留诗表明心迹。
诗曰:
三十余年一梦空,
永新附逆妄交锋。
那堪旗鼓未成列,
已报弹花满市中。
飞将白天突兀扑,
两杨无计把身容。
一团劲旅平中国,
豪语铭心服总戎。
诗中以“飞将”喻红军,“两杨”指他自己和杨池生。当年红军三占永新后,军民奔走相告:“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杨)。”“一团劲旅平中国”之“豪语”,自是对此前朱德之预言化作现实的感慨。而“总戎”当然是指称朱德这位人民军队总司令。诗里颔、颈两联,颇为逼真传神地表现了红军以变化多端的游击战法,出其不意地克敌制胜的场景,因而这首诗不无史料价值。
保卫
红四军第三次占永新、粉碎赣敌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四次“进剿”后,边界进入全盛期。1928年7月中旬,红四军在打破湘赣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第一次“会剿”中取得初步胜利,逼使湘军第八军两个师退出“会剿”,返回茶陵。然而,此时中共湖南省委代表却坚持省委决定,要红四军去湘南,并且附和由湘南农军组建的第二十九团想回家乡的情绪,导致第二十九团在湘南被敌击溃,红四军损失近一团兵力;同时因红四军主力远离井冈山根据地,敌人乘虚而入,占领井冈山地区的县城和平原地带,群众惨遭烧杀摧残,史称“八月失败”。
8月下旬,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前委领导人拒绝湖南省委又要红四军去湘东的主张,决定红四军主力重返井冈山。而此时湘赣两省敌军正乘红军主力在湘南欲归未归之际,以四个团的兵力分两路向井冈山发动第二次“会剿”。留守井冈山的红四军第三十一团一营、特务连,以及第三十二团,认真贯彻执行毛泽东在永新西乡会议上提出的坚守井冈山的意见。守卫黄洋界的两连红军凭借天险,打退敌军多次进攻,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标志性地捍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9月26日,毛泽东回到茨坪详细询问了黄洋界战斗情况后,心潮澎湃,遂作《西江月·井冈山》一词,以纪以颂。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位于茨坪西北10余公里,海拔1300 余米,周边多为悬崖峭壁,形势极为险峻,是永新、宁冈通往茨坪的必经之路。井冈山军民在这里修筑了坚固的工事,此前又按毛泽东指示进行了加固,以防敌人进犯。可以说,毛泽东对黄洋界的地形地势以及防卫设施了然于胸,对井冈山军民坚守黄洋界的信心和决心深信不疑。如此一副黄洋界保卫战的壮阔画面,就跃然于毛泽东眼前:
山下红旗招展,历历在望;山头鼓声震天,号声嘹亮。好一派军民齐心、严阵以待景象。虽然来犯的敌军对我根据地重重包围,但我英勇军民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巍然屹立在此间。他们不只有坚强的意志、必胜的信念,还做好了迎战准备,筑起了坚固工事,实行了严密戒备。大家团结一心,步调一致,犹如筑成了一道坚固城墙。当敌人发起进攻时,我军民沉着应战,一次次打退了敌人。其间动用从敌人手中缴获的迫击炮射击敌群,唯一一发炮弹炸响,震破敌胆,敌军连夜逃之夭夭。
毛泽东素来认为:“战争的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黄洋界保卫战就是人民战争的光辉范例,《西江月·井冈山》就是人民战争的热情颂歌。
红四军主力返回井冈山区后,接连取得三战三捷的胜利,相继夺回了遂川、宁冈和永新,粉碎了湘赣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会剿”,扭转了“八月失败”造成的被动局面,重现了边界割据的新气象。
是年11月25日,毛泽东代表中共红四军前委给中央写信,全面总结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汇报贯彻中央6月4日来信精神情况。报告进一步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得出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继续存在和发展的结论,提出了特殊国情下的新战略。这个报告收入《毛泽东选集》时,题为《井冈山的斗争》。
余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围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存在和发展进行的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以及党内的斗争,构建了井冈山道路即中国革命道路的丰富内涵和特色。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把党的领导、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紧密结合,连为一体,并且把党的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革命就能胜利,一时失败了,终归还是能胜利。这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考察总结,得出的结论。因之,他对自己亲历的井冈岁月怀有极为深厚的感情,对井冈山道路和井冈山革命精神深信不疑、情有独钟。
怀着这样的情感和理念,1965年5月下旬,毛泽东南下巡视途中,特意上了井冈山,并少有地在井冈山逗留了8天。
5月22日上午,毛泽东一行人乘车离开茶陵去井冈山,下午4时到达井冈山的茅坪。傍晚时分,毛泽东迫不及待地来到黄洋界,“快步走向山顶,环视周围的山峰”。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前,同随行的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等合影。回到茨坪后,住井冈山宾馆。
5月25日,毛泽东同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处书记刘俊秀、江西省副省长王卓超、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谈话。毛泽东说:“我早想回井冈山看看,一别就是30多年。为了创建这块革命根据地,不少革命先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牺牲时都只有二十几岁呀!没有过去井冈山艰难的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当得知井冈山上修起了水电站和4条公路,办起了工厂、学校,农民住上了新瓦房时,毛泽东高兴地说:“今天的井冈山比起38年前大不相同了。我相信井冈山将来还会变得更好,更神气。”接着他话锋一转:“但是我劝大家,日子好过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
5月28日上午,毛泽东在他当年住过的茨坪散步。次日下午,分批接见井冈山的革命老同志、党政负责人、工人农民、宾馆服务人员、警卫、医务人员等,并同他们合影。随后,乘车下山,当晚到达吉安。
毛泽东把他这次重上井冈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艺术地溶入了他于当月填就的《念奴娇·井冈山》,以及于四个月后(9月25日)定稿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两首词中。前一首曰: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人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词中有对井冈山自然景色的描摹与称许,有对眼前物事的简括,更有对当年艰苦奋斗的回忆,对革命豪情、革命理想的抒发。
后一首曰: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这首词除了部分写实外,更多的是抒发革命豪情,宣示只要发扬当年在井冈山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想想像黄洋界保卫战那样的险恶境地我们都胜利度过了,那么还会有什么艰难险阻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呢?问题在于: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
时至今日,可以告慰毛泽东他老人家在天之灵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地在倡导、弘扬井冈山精神,并在这一伟大精神指引下,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